文明中国·河南 | 千年古都“宠市民”:家门口的文明实践站,装着洛阳人的幸福密码
秋风轻拂,月圆人团圆。9月25日,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的2025年“文明中国”主题采访报道团,走进河南洛阳。在重庆路街道二社区,社区居民团坐一起制作冰皮月饼,在一揉一捏中增进互动、传递关爱,绘就出一幅邻里相亲、文明和谐的温暖画卷。
秋风轻拂,月圆人团圆。9月25日,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的2025年“文明中国”主题采访报道团,走进河南洛阳。在重庆路街道二社区,社区居民团坐一起制作冰皮月饼,在一揉一捏中增进互动、传递关爱,绘就出一幅邻里相亲、文明和谐的温暖画卷。
洛阳人民咋会不激动啊!要知道这个项目十年前动工,前后花了几个亿,当时号称是全国第一个自开自合式剧院,用来举办洛阳牡丹文化节,当时工程进度紧的要死,要建成洛阳市永久性地标。现在它又开工了,洛阳人谁听了不高兴呢?
洛阳的美食,简直是舌尖上的历史教科书!几千年文化砸在这座城市,愣是把每一道菜都整成了故事。咱今天就聊聊洛阳那些让人流口水的特色菜,保管你听完就想订票去尝尝!
李準(1928~2000)河南洛阳人,蒙古族。1953年因短篇小说《不能走那条路》触及到防止翻身后的农民两极分化这一尖锐问题,受到高度重视,被全国30余种报纸、10余家刊物转载,从此一举成名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,听多了“西安不承认洛阳古都地位”的论调,心里总像堵着块石头。不是要争个高下,只是觉得,一座城市的历史分量,从来不是另一座城市能说了算的。
这哥们揣着豫酒老牌子的底气,扛着高中低端全系列的家伙事儿,踩着在河南其他地界趟出来的渠道路子,直奔杜康的老家来了。
5月29日,从洛阳市统计局了解到,为加强人口统计和动态监测预警,洛阳市将于6月1日至25日开展2025年第一次人口固定样本跟访调查,第二次调查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时,调查频率为一年两次。此次调查覆盖全市15个县区、158个乡镇(办事处)、357个村(社区),
洛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统计法 洛阳人 洛阳市统计局 2025-06-01 14:17 16
5月20日22:34分,当老城十字街的汤馆刚收摊,洛龙区的写字楼熄了最后一盏灯,洛阳人的手机突然集体震动——主媒推送的这条新闻,让半个城的夜猫子瞬间清醒!朋友圈里"洛阳雄起"的欢呼刷了屏,二十多个小红心秒变满屏洛阳红,连牡丹花会都没见过这么热闹的阵仗!